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供应商
建立精益生产管理模式
一、传统企业缺陷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相当多企业的发展却陷入了效益低下、技术落后、亏损严重、大量工人下岗的困境,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潮中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其主导思想是把国有企业改制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当前一大批企业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企业未从根本上形成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竞争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企业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管理阶段,主要表现在:管理以企业内部资源为中心;企业只要低成本;在计划方面,过于强调集中决策,决策只需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领导参与,一般中层管理人员无须参与决策,也无须了解企业总体和未来的发展远景;在组织方面,强调按职能实行专业化分工,将一个完整的业务过程细分成简单的活动或操作,从而形成多层次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得沟通的效率大大降低,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迟钝;在指挥方面强调下级服从上级,下级只有服从和执行上级指令的职责,而没有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余地;在协调方面强调同级之间一般不发生直接联系,分工越细,协调就越困难。
现代优秀企业是靠精心设计的高效刚性流水生产线来协调每个工人的操作的;在控制方面,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通过下达的指令使生产进度符合计划的要求;在生产方面强调通过批量生产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制造商起决定作用的稳定环境下,以企业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是高效的,它使得企业像一部精心设计的机器般高效运转,不断地向顾客提供廉价而优质的产品。
二、建立精益生产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便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也无异于在沙滩构筑海市蜃楼。因此,企业必须彻底实现向“以客户(市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它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要求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要求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要求留住人才;要求进行迅速正确的决策和实施决策,要求组织扁平化,以缩短最高决策者与第一线工作人员沟通的时间;同时,还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决策权,这就要求权力适度分散。决策分散使最了解情况的人能直接做出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但分散的决策有时会造成总体上的不一致这就需要在企业内建立共同的愿景,要求员工具有全局观念,要求上下沟通,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能不再是发号施令,而是通过指导取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要做到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单靠一个企业的资源是力所不能及的,这就要求企业善于利用外部资源,采用一个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其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而且也取决于其企业管供应链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
理体系的所有方面。技术、设备、物资、劳动、质量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分析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经营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其经营成功秘诀除具备一种灵敏适应市场变化的特色外,亦在其内部形成一整套精益管理机制。日本的丰田、东芝、日产、索尼、松下、丰田、美国的通用、韩国的现代、三星,这些企业除能超前地预见消费者未来的需求动向外,都能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结合及技术开发上倾注心血。
当前,随着我国宏观大环境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加入WTO以来,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讲,其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既是国内市场,也是国际市场,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不但要深入调查,以销定产搞好营销管理;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搞好财务管理;而且要合理组织,有序安排,搞好生产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生产过程组织无序,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后果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当前急需通过精益生产,建立精益企业,形成精益思想,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